地址:南京市紅山路107號 郵編:210028 江蘇生命科技創(chuàng)新園對面(棲霞高新技術產業(yè)開發(fā)區(qū)二號門對面),近緯地路公交站
傳真:85458100 電話:025-83278555 025-83278687 江蘇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 蘇ICP備05075298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32010202010337
|
重溫紅色經典 體驗水鄉(xiāng)風情——記檢測中心黨員活動 |
2015-08-11 瀏覽(1987) |
7月的第一個周末,懷著對革命先烈的瞻仰之情,檢測中心黨員及骨干員工53人踏上了“重溫紅色經典”之旅。此次黨員活動共2天,從紅色抗戰(zhàn)勝地到江南水鄉(xiāng),讓黨員們體驗了不同的風土人情。 7月5日下午,中心員工乘車抵達了常熟市沙家浜景區(qū),盡管天公不作美,瓢潑大雨阻礙了室外的游覽活動,大家還是在導游的帶領下,認真地參觀了照壁、東進橋、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以及軍事武裝展示區(qū)。我們仔細地聆聽導游的講解,仿佛回到了那抗戰(zhàn)年代,親眼見證著蘆蕩烽火中,新四軍戰(zhàn)士和沙家浜人民軍民團結一心,共同抗戰(zhàn)的壯麗畫面。紀念館中的每一件革命文物,都在默默地向后人傳遞著革命的火種,啟迪著紅色的理想。
![]() 淅淅瀝瀝的小雨中,我們首先參觀了瞻仰廣場。廣場中央矗立著以“郭建光”、“阿慶嫂”以及新四軍戰(zhàn)士為原型而創(chuàng)造的大型雕塑,雕塑周圍是象征新四軍傷病員的18根柱雕以及兩組表達軍民魚水情的鍛銅浮雕。這些雕塑沉默而莊嚴,仿若新四軍戰(zhàn)士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,屹立在廣場上,默默地敘說著軍民團結,共同抗日的故事。
![]()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建立在瞻仰廣場的西側,館內珍藏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爭歷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0多幅常熟市雙擁成果照片。紀念館分為5個展區(qū),按時間順序分布,分別為建黨及大革命時期、土地革命時期、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以及“今日沙家浜”。展出內容頁別具一格,采用了聲光電自動感應和實物場景、虛擬影視等手段,更加直觀生動地體現(xiàn)出各個時期革命者的風姿和永不屈服的精神。通過參觀學習,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,同時也深深感受到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緊迫感,促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,腳踏實地,扎實工作,勤奮學習,努力為企業(yè)和國家的發(fā)展獻出自己的力量。
![]()
![]() 活動的下一站是水鄉(xiāng)游覽,熙熙攘攘的西塘古鎮(zhèn)和詩情畫意的西溪濕地讓黨員們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。置身江南水鄉(xiāng),體驗水鄉(xiāng)風情,讓人流連忘返。 此次黨員活動,以緬懷紅色革命先驅為開端,以水鄉(xiāng)風景為結尾,既加強了我們緬懷歷史、不忘革命豪情的壯志,也讓長期處于繁忙工作中的員工身心得到了放松,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。 |
【打印】 【收藏】 【推薦】 【關閉】 |